留学为何有背景提升一说?
本质上,是东方向西方的社会结构适配。
在中国千年文化中,所谓的教育一直是统治者手里的工具,为了确保人民思想统一,统治者都在努力建设适合自身政治需要的教育模式。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起,为了控制人民思想,实行焚书坑儒,从政治、思想、文化上,都做了极端的专制主义,“以法为教”、“以吏为师”。
这种思维延续到后来,就变成科举制度,皇帝只用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由、但是能对朝廷尽忠的人才。到了新中国诞生后,虽然工农群体成为主人,但政治上还是中央集权、经济上也是苏联的计划经济,所以教育制度的灌输制仍然没有改变,仍然是单一的办学体制。
而西方则是多元化的。在中国从古至今,一直是官办教育,但西方的办学意志是立足于商业经济的,而不是立足于统治,所以西方是官办学+私办学并行,而且从古至今都是私办学更火热。私立学校讲究学术自由、思想独立、教育自治、政治色彩很弱。
社会结构造成了不同的教育模式。西欧自11世纪起,就形成了教会、皇帝、市民三种政治力量,奠定了多元均衡,也促进了教育自由,学术自由。比起中国填鸭式教育,西方更独立,更自由,也更宽容。
所以得出结论。中国教育以灌输为中心,西方教育以人为本。
在英美等国家,小孩基于开放的教育环境,高中就开始参加课外活动,背景提升就十分稳,而中国学生此时还执着于试卷考分。
软硬兼施,名校到手
背景提升是申请时的软实力展现,另一方面则是硬成绩(GPA、托福、SAT等)。软实力即是综合素质能力,比如创造想象力、沟通适应力、批判思维、团队思维等,这些会体现在背提项目中,如实习、科研项目等。
专注一个方向做透
种种项目将决定申请材料(简历、陈述等)的质量,校方要审评学生在此领域的潜力,申请初心,对这个领域的热爱/熟悉程度。当然也会挖掘其思想和性格特质。
所以,找项目需要专而精,需要紧密结合个人情况和预审专业。一般的思考逻辑是:先审视自己能力,资源渠道,找到可以结合的地方;同时再审查你想入读的院校,或者某个专业。在两者的并行思考下,再去寻找具有学术延伸性、专业实用性、技能增加性、自我认知属性的经历或者展现方式。
所以背景提升不在于项目数量,而是专注自己的方向做透。
延伸成知识树
硬实力评估点:
(1)GPA
平均学分绩点,是衡量学习能力的最直观方法。大部分院校对GPA的最低要求是3.0,如果能提到3.5+,就能匹配TOP名校的门槛。有些国内大学存在GPA计分,如果没有就按美国的计分方式。一般来说,90分以上计4.0;85~89计3.5;80~84计3.0;75~79计2.5。以此类推。
(2)语言考试(托福/雅思)
这里体现的是英语综合能力,权重非常高,因为这决定了入读后的小组沟通,以及课堂上的吸收理解。而且,留学生的平均语言成绩,逐年上升。近年来,新托福100+的不在少数,也出现了一些110+的。
(3)入学考试(GRE,GMAT,SAT,ACT,LSAT)
GRE: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。一共有三个科目:语言推理,数量推理,分析性写作。
GMAT: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。主要考察逻辑分析和商科思维,是机考类自适应型考试。
SAT:俗称美国高考。SAT1分为阅读、文法、数学,以及选考的写作,是推理测验,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。SAT2是学科测试,包括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,有时可以替代高中成绩单。
ACT:也俗称美国高考,普通人是SAT和ACT选一。ACT考试又英语、数学、阅读、科学推理四个部分。
LSAT:法学院入学考试,分为阅读理解、逻辑推理,分析推理三个考试。主要测试学生的推论判断能力,分析能力,以及评估能力。
软实力评估点:
(1)工作/实习经历
每一段实习经历,都是对行业认知体会的过程,有利于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。学校会借此评估学生成为精英的可能性。工作中的专业攻关、道德困境,沟通水平,关系处理,都侧面反映你的综合素质。
(2)课外活动、竞赛
通过这类活动项目,校方想了解:在活动中是否扮演领导者身份,是否重视与人沟通合作,自己的观点被认可了吗,能否长期执著,能面对挑战吗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判角度。
(3)科研项目、论文
各种项目的含金量也不同,但这是展示个人沉淀的一个重要途径。通过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,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关注面,学习方向,思考所向,以及他是否有自己的独立观点,他是否能通过学术去解决最终的问题。
(4)交换经历
这里是考核个人的交际能力,环境适应力。比如学生去了一个文化差异较大的地方去学习,他如何融入圈子?如何跟当地文化和当地人协调共处?这些经历都是文书和简历中能让人惊艳的地方。
(5)公益活动,志愿者
通过参加一些公益活动,以志愿者的身份,去彰显一个人的社会回馈精神,反映出他的奉献精神。